【校本培训】小学班主任班本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

创建时间:2023-03-16

探寻新时代“四有”好教师的“成长密码”

 

 

 

昆山市信义小学师德师风培训

      教育大计,教师为本,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。昆山市信义小学重视教师培养工作,尤其是师德师风建设工作。为塑造教师的良好的师德师风,提升教师的育人素养与技能,2023年3月4日上午,特邀南京市科利华中学紫东分校“四有好教师”葛盛开展专题讲座,主题为《班本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》。

 

 

专家介绍

 

 

 

 
 
 

     葛盛老师是南京市科利华中学紫东分校年级主任、江苏教师年度人物提名、南京市师德宣讲团成员、玄武区优秀班主任。任教期间,他利用假期陆续走访了近100名学生的家庭,累计写下10万字的暖心日记,总路程竟达到了2000公里。他用一种质朴的方式,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。平时他利用休息时间组建“家庭教育工作坊”,多次开设市、区级德育现场会,教育故事被新华社、《中国教育报》、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等多家媒体报道,并入选“学习强国”平台。

 

 

 

专题讲座

 

 

 
 
 

     葛老师以一段“数字”自我介绍为切入点,讲述了工作以来对家访的坚持,对学生的热爱,阐释了家访的意义。葛老师认为,家访是自发的,是老师们的一种教育方式,进而形成一种教育理念。

       葛老师从家访前、家访中、家访后三个阶段入手,讲述教师家访的具体步骤、教育理念、教育意义。对于年轻教师而言,家访过程中也许会有困难,但更多的是快乐,还伴随着惊喜。青年教师不仅要思考眼前,还应欣赏“沿途的风景”,真正意义上给学生和家长带去切实有效的教育方式及教育理念。

      家校共育,目标是一致的;家校共育,方向是一致的。葛老师还提出,家访后还应做好后续的跟踪、整理,结合“家庭教育工作坊”,形成具有特色的家校共育新模式。

       葛老师的讲座让我们看到了教育众生相,让我们懂得了班本德育课程构建是一个新的开端,但班本德育课程实施永远没有结局,需要不断的调整、纠正、完善。专题讲座为教师提升素养研修增添了一个新生的课程,一个更宽阔的知识层面,也让我们对素养研修也有一个更深层的理解。

 

 

 

教师聆听

 

 

深度思考

 

静心聆听

 

 
 

 

      在座的教师们听得认真,想得入神。大家在感慨教师工作细碎且不容易之余,也被葛老师的故事深深感动。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、社会的未来,老师们责任重大,需要的是细心、耐心和爱心。靠近光、追随光、成为光、发散光,逐渐成为了我们老师不变的初心与永恒的使命。家庭教育同样不可忽视,只有家校合作,才能为孩子们建筑美好的明天!

 

 
 
 

 

 

 

 

校长发言

 

 

 
 
 

     在QQ、微信盛行的现代,葛盛老师敢于回归传统教育方式——家访。虽走小步,但不停步,每走一步都是一段美好的历程,一步一步成为了更好的自己,更成为了学生生命旅程上的引路人。4年,2000多公里,10万余字,向我们诠释了新时代“四有”好教师的形象。衷心希望我们信义小学的青年教师,弘扬“敢为、敢闯、敢干、敢首创”的教育智慧和勇气,静下心来,细化教学研究,促进教学改革,美化教育生态,探寻新时代好教师的“成长密码”,相信明天的信小也能走出一批“葛大爷”!

 

 

 

教师感言

 

 

 
 
 

薛兢逸老师:

    今天有幸听了葛老师的报告,受益匪浅。葛老师说:如果说教师的成长有“捷径”的话,那么家访是一条。尤其对于青年教师的我们,通过家访的过程去观察这个社会,观察我们面对的学生,以及他们背后的家庭,了解众生相。根据班级学生情况、教师情况和家长情况进行班本德育课程的设计,更具针对性,更加灵活,更贴近学生,更贴近教师,也更贴近家长,用家长实际参与的方式引发家长们的深度思考,即解决了家长的实际困惑也促进了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和自信心,让家长有收获,也让家长更愿意融入。家访要尊重每一个孩子,理解每一个家庭。私人订制,因生施访,葛老师用一个学期的时间走遍了每个同学的家,也在此期间发现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,学生收获的未必是学习成绩的进步,却一定让他们学到了感恩,得到了心灵的成长。葛老师的家庭教育工作坊也非常值得学习与借鉴。针对学生近期的问题,进行探讨与解决,引导家长参与教育,家校合作的方向不是把家庭变成学校,而是让家庭更像家庭。家校合作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,这个过程也让学生、家庭以及教师共同成长。

 

於琴琴老师:

      聆听了葛盛老师的《班本德育课程的构建和实施》讲座,我受益匪浅。 葛盛老师说:“如果说教师的成长有‘捷径’的话,那么家访是一条”,尽管他是一名年轻的90后班主任,但他的家访路程却长达2000多公里,并写下超过12万字的家访日记。教育要以德为本,德育亦以爱的教育为先。他用行动诠释着自己的带班理念——爱的成长,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每个学生,让他们在爱的海洋中徜徉,并将爱传递给同学、家人、老师。他的班集体也因此成为了一个温暖、融洽、活泼的大家庭。
     今天也是我第一次接触班本德育课程,它作为带班育人能力的重要载体, 是新时代班主任创新班级德育工作的有效抓手。班本德育课程的研制可以推动班主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,通过课程理论的视角、运用课程研发技术梳理工作、重塑工作,提升建班育人的能力和水平,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温暖而走心的工作。
     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今日的学习让我充实,明天的行动更值得期待!

 

高燕玲老师:

     今天有幸聆听了南京科利华紫东分校葛盛老师的讲座,收获颇多。

     刚听许校介绍时,惊叹于这位满腹经纶的葛老师竟然是90后。接着,更是被葛老师丰富多彩而用心的教育实践所震撼:他曾为了家访,跑了近2000公里,为每位学生私人订制,因生施访,让每次家访都有了特殊的意义,并且撰写了家访日记十万余字。从多年的家访经验中总结出教育众生相,教授我们如何开好班会以及“体验式”家长会,让家长来有所得,教有所想,并成立了家庭教育工作坊,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实质有效的帮助。

     此段我深有感触,因为我们很多学生背后家庭都缺少专业的家庭教育理念,忙于生计,不能在学生背后提供有效的教育帮助。我也曾亲自到多个学生家中家访,了解孩子背后的家庭问题,但苦于能力有限,没法通过一己之力让家庭有效配合学校教育工作,所以很期待有像葛老师这样专业、有才能、又风趣的老师指导我们老师如何有效沟通,如何引导家长参与教育。

      最后,感谢学校为学生培养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这么好的讲座,让我们近距离与名师接触,领略名师风采,愿以后还能多聆听、多学习此类讲座,让自己教育工作做的更好。

 

吴小华老师:

      有幸聆听葛盛老师的《班本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》,让我一个德育“边缘人”,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又有了新的认识。作为一名综合学科老师,负责教学的班级较多,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也关注较少,通过本次培训,也意识到这也恰恰是对学生最不能少的教育。

      葛盛老师虽然是一名九零后,工作时间也较短,但他与孩子一起行走的距离,却已经超过了大部分比他年长的老师。这是另一种“用脚步丈量世界”的浪漫,只不过他走进的是孩子们除了在学校以外的一个又一个“世界”。

     “班主任是最小的主任,是最没权的主任,但却是最辛苦的主任”。这一点都不假,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事事具细,从葛老师的分享中能真切地受到他:爱生如爱子,爱班如爱家的教育情怀,小到班名、班徽、班歌的设计,大到家庭教育工作坊、整班德育课程的设计;小到对学生的嘘寒问暖,大到为了学生去尝试沟通解决家庭问题,这也是在短短4年,能够有行走2000公里和10万家访记录这两个庞大数字的原因。

 

陈璐冰老师:

     今天有幸听了葛盛老师的讲座,他和我们分享了他的教育理念,教会我们如何成为一位优秀的四有好教师。我们语文老师大部分都被赋予班主任的工作,能说会道,能教育人,或许是我们作为班主任的优势。葛盛老师也是一位担任语文教学的班主任,他举办的家长会,采取体验式家长会,让家长用实际参与的方式,引发家长们的深度思考,这样既解决了家长的实际困惑,也促进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和自信心。葛老师这种体验式亲子活动的家长会分享,让我们受益匪浅。正如葛老师所说,家校合作的方向不是把家庭变成学校,而是让家庭更像家庭。家校合作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,我们也将在学校的领导下,继续不断学习,努力提升,实现家校共育。

 

以前常用蜡炬成灰泪始干比喻老师,但在今天,老师没有那么伟大,也没有那么悲情,我们还是蜡烛,我们一直没变,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靠近学生,不断给学生温暖与光亮。

 

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教育集团

信义小学

微信号:kssxyxx

缤纷信小 炫彩童年

编辑:教务处

审核:许蕴霞